AppWorks School Android#1 人生加速器

Chloe Hsu
7 min readJan 21, 2019

--

取自 AppWorks School facebook

自從 AppWorks School Android#1 畢業後到正式成為 Android工程師也一陣子了,回想起來這一切都這麼地不可思議。

2018 AppWorks School 開了第一屆 Android班。正式開班沒多久前,剛好看到了招生資訊,便馬上就報名了。看到招生資訊時,我重新刷新頁面看了好多次。怎麼會有免費的課程?完全顛覆了過去看到其他程式課程收費的想法,也引起了我對 AppWorks 的興趣,想好好地認識他們。

Android Class #1 全新班次,限時招生中 — 目標就業、全程免費、實作導向,培養你成為新時代的軟體人才!

而且 AppWorks School 主打著從 0 開始轉職成為工程師,工程師再也不是本科系學生的專利了!這跟我的理念完全一樣呀!馬上報名!

在加入 School 之前,我已經自學寫程式近乎一年的時間,但自學時總是會有瓶頸。加入了 School 就像坐上了火箭,大大地加速了我成為工程師的夢想。(請讀加入 AppWorks School 前的自學歷程:語言腦轉工程腦,從 0 開始:自學成為工程師之旅

OnSite 16 週經驗分享

完成指定專案

剛開始一進去,School 馬上指派專案給我們。咦?我們什麼都還不會耶!看著 Zeplin 上的設計圖,和 GitHub 上關鍵字提示。沒錯!要在 3 週內把指派的專案做出來。

Learning by doing. 這樣的學習方式再次驗證了,選 School 真的是選對了!自己找答案並完成作品,如此不僅能大約了解整個開發流程,找答案的過程中也是訓練我們解決問題。而這正是成為工程師很重要的技能之一。

理論研討

在這個過程中,和同學分小組。針對被分到的專題去做研討,做成簡報並上台報告分享。過程中,和同學會互相討論,研究理論。

要檢驗自己是否真的有把研究和學到的東西學程並內化,再到用自己的話解釋給別人聽,並講到讓別人聽懂。這是專題研討很重要的目的

協作專案練習

那時候,我們 Android 和 iOS 雙平台結合 Firebase 一起開發指定專案。還有另一次同學們組隊,用之前開發的指定專案,小組自己討論想要做的功能並擴充在指定專案上。

企業參訪

School 帶大家到 91APP、VoiceTube 和 CHOCOLAB 參訪。一探公司使用的技術、公司的文化等等。在很多公司裡也都能找到 School 的校友和學長姐身影。

91APP 企業參訪

校友們不定時的返校分享和聚會

在這期間,AppWorks School 的校友學長姐們,都會不定時地回來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,到現在他們工作的情況。School 也時常舉辦校友返校舉會:D

完成自主專案並上架

最後一個多月的時間,我們開發個人專案並上架!過程中我們也以敏捷開發的形式來開發專案,每天早上的站立會議,敘說前一天的開發狀況和遇到的問題等等。最後則會在畢業典禮時正式 Demo。

畢業典禮

Apply for the job!

再來就是開始撰寫履歷。這是其中一個讓我深深感受到 School 的用心。印象特別深刻,那時候 Enid 真的是一個一個替大家檢查,一字一句,從空白、錯字、到流暢度等等都非常地講究。非常非常感謝我們的校長 Enid!

履歷搞定後,就來到的所謂的企業媒合和 Hiring Day。第一階段會詢問我們是否對公司有興趣。第二階段就會到了所謂的 Speed Interview。Hiring day當天,企業會來到 School,每個人有 20 分鐘的時間進行快速面試。

在 School 期間的心得收穫

School 畢業典禮

一群和你目標相同的戰友

剛開始看到招生資訊寫著一個禮拜至少投入 70–75個小時,聽起來很硬很嚇人吧!但在 School 裡,我們有著最棒的同學也是最棒的戰友。在這裡每個人來自不同的背景、生長於不同的家庭、不同的大學、不同的年齡,但在這裡每個人都有著共同的目標。而這些同學和導師們,讓我們在學習期間不感到孤單。反之,過程非常的開心充實,大家會一起打球、吃飯等等,同學之間有問題也都會互相討論。我也不用害怕自己問的問題很笨。

有耐心又厲害的導師們

我在 語言腦轉工程腦,從 0 開始:自學成為工程師之旅 這篇中有提到,有個導師就像另個加速器一樣。厲害的工程師很多,但找到有耐心底子強又願意討論的卻少之又少,而這也是我在 School 找到的。有時候我會卡在個問題打轉或是想知道原理的等等。各種 100萬個為什麼都會浮現在腦海裡,而我們的導師 Wayne 都很有耐心地講解原理、一起討論,甚至自己馬上實作。

解決問題以及培養自學能力

School 的教學方式不像是傳統的教法,老師在台上講,學生在台下聽。School 的方式更像是:Learning by doing. 自己尋找答案,找同學或導師討論。這個比所有只教一種東西都來得更實用,這也是一個長期的技能和生活中的好習慣。

模擬面試

在正式企業媒合之前,我們也進行了模擬面試。每個人會成為「面試者」和「觀察者」。當其他人在面試的時候,身為觀察者的角色,會坐在旁邊觀察,結束的時候也可以給予面試者建議。這樣的設計和進行方式,讓我能夠學習其他人的應答方式、說話語氣和語速。

技術題模擬面試和練習

面試中,技術題不可或缺。而 School 也非常貼心專業地安排了技術題模擬面試,導師會安排每個人的時間,進行一對一面試。導師會問很多技術相關的問題,模擬真正的面試。從這些技術題中,我也能得知哪些理論或技術需要再加強。哦對了!另外,還有錄音練習。早上會安排一段時間,導師問技術問題,每個人錄下自己的回答,這樣可以知道自己的回答和語速,同學們也會給予意見。

最後的最後,非常非常感謝 School、校長 Enid、導師 Wayne 和所有在一路上幫助過我的人。2018年,加入 School 是我人生其中一個轉捩點,也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!

推薦想成為工程師的朋友們,加入 AppWorks School 大家庭:)

傳送門:https://school.appworks.tw/

AppWorks School 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ppWorksSchool/

--

--

Chloe Hsu
Chloe Hsu

Written by Chloe Hsu

Mobile Engineer | Flutter | Android @ Berlin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