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 Udacity Nanodegree 獎學金學程畢業囉!經驗分享

Chloe Hsu
7 min readFeb 8, 2019

--

Front-End Scholarship Nanodegree Certificate

這篇拖得有點久了,還是想跟大家分享 Udacity Nanodegree 獎學金經驗。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聽過 Udacity 線上學習平台,沒聽過的趕快 google 一下進入時代吧!

什麼是 Nanodegree?

Nanodegree 是由 Udacity 和其他企業合作夥伴頒發的線上學習課程證書。Nanodegree 內包含學習課程、Metors、社群、個別輔導、職涯諮詢和就業輔導等等。(延伸閱讀 1:Nanodegree 為什麼深具價值?)(延伸閱讀 2:成功最重要的關鍵:「差異化」!這兩家上億美元線上教育平台,教我們如何找出產品和顧客的獨特定位

Google Web and Android Scholarship Nanodegree Program

Google 在 Udacity 上開出的 60000 個獎學金名額,希望培訓歐洲地區前端和Android 工程師。(限歐洲地區)

獲得獎學金課程

課程選擇動機

我從 2016 下半年開始接觸自學程式,那時候碰最多的就是 Python 和前端了。(延伸閱讀:語言腦轉工程腦,從 0 開始:自學成為工程師之旅獎學金課程開出來時,有分 Front-End Developer 和 Android Developer 各有三萬個名額。我非常地開心激動,畢竟如果是非本科系要求職的話,這條路我想不會太簡單,而這個獎學金給了我一個很棒的機會!

獎學金課程流程 - 兩階段

第一階:在三個月內完成課程和指定專案並通過審核。

可是!你以為完成專案就能夠順利獲選進入第二階段了嗎?

第一階段中,還不是完整的獎學金課程,意思是沒有什麼就業輔導、個別輔導。而只有 Top 10% 的人能夠進入到第二階段。什麼意思?意思是 60000 人裡,只取 6000 人進入第二階段。再將 6000 / 2 (有分 Web 前端和 Android) 。意思是說我的課程(Front-End)中,僅 3000 人能夠進入到第二階段獲得完整獎學金。

那 Udacity 以什麼標準來審核呢?

除了跟著課程完成指定專案和課堂的 Quiz。Udacity 很重視 Community!Udacity 會依照每個人在 Community 上的貢獻和踴躍度作為審核標準之一。

第二階段通知

第二階段:六個月為期的完整獎學金課程,以及Mentor、完整的就業輔導等等整個 Nanodegree 課程所包含的內容

第二階段中,畢業的門檻很簡單,在六個月裡,完成課程內指定的 8 個專案即可畢業拿到畢業證書!

Nanodegree 畢業

我怎麼安排學習的時間?

當時我有正職工作,休息時間就會上 Udacity Community 看看其他同學有什麼問題會去解答,下班後繼續趕學習進度和做專案。每天生活除了上班其他都是跑在 Udacity 上 (畢竟機會難得)假日也都是在學習和做指定專案 :D

我在 Udacity Nanodegree 獎學金課程中學到了什麼?

具備 Jr. 前端工程師的技能

Udacity 的課程設計主要是以企業為導向。前前後後共有 8、9個專案,這些專案除了是讓自己實作,同時也是用來畢業後求職用的專案。從基本的HTM、CSS、JavaScript、jQuery 、RWD 到 Git、OOP 特性、Debug 工具、Accessibility、React 等等。根據 Udaicity 重點需要練習的技能標準,分別完成了:

以上專案都是指定專案,每次完成並送審後,Metors 都會真的 Code Review。個人覺得這真的很重要,如果都沒人Code Review,只是草草的看東西可以 Work ,那永遠都不知道哪裡可以寫得更好和改進。而這點也是我很喜歡 Udacity 的其中原因之一。有時候送審一個專案後,來來回回修改也是好幾回後才通過。有些同學比較有些時間的,會把專案做得更精緻。

幫助同儕,踴躍地在 Slack 和 Udacity Community

這點尤其在第一階段的時候感受特別的深。可能是因為這也是被審核的標準,所以社團非常的活躍。

在 Udacity 社群和 Slack 上,只要有人問問題(不論事專案還是如何學習,從技術到個人學習經驗動機和鼓勵互相扶持)很快都會有其他的學員和 Mentor 回覆。

從問問題和解答別人的問題。這個過程也讓我從中學習地更快更有效率。

因為如此,就算是線上學習,我也不從覺得孤單,反而多了好多來自歐洲、土耳其、埃及地區等戰友。在這裡我也才知道,原來有人 30 歲開始自學寫 Code、有的單親媽媽白天要上班並帶兩個小孩還是努力的自學寫 Code、很多人白天都有正職工作或是上課,下班後就上 Udacity 自學。

曾經也有學員開 Open source 專案,在社群找有興趣的人一起寫專案。

更讓我驚訝的是,在歐洲各地(例如:柏林)也有 Udacity 獎學金學員當地的 Meetup,他們會在 Meetup 上除了交流之外也會一起寫 Code。

這也是獎學金課程和一般購買Nanodegree最大不同的地方,也是價值所在。

獎學金課程裡還有什麼?

AMA Session

每兩個禮拜就會有 Udacity 的 Mentors 和 Consult 會開放 2、3 個小時的時間給大家問任何問題。像是技術問題、如何被選到第二階段的標準等等各種問題。每次到了這個時間,Slack 比平常都還要更熱鬧

你可能會問有時差怎麼辦?

社群力量大,當時有人就開了共筆,大家合力把問題都在共筆上做了記錄。

Study-Buddy

Study-Buddy 是其中一個我覺得 Udacity 在規劃上很用心的一個環節。我印象中每個月或每幾個禮拜,剛開始會先問你有沒有興趣參加,然後有興趣參加的人,系統會隨機分配 Study-Buddy。我的 Study-Buddy 是一個法國人,主修 CS 的學生。在趕專案的時候,遇到問題也都會找他一起討論,和他分享自學的酸甜苦辣。

就業輔導

Nanodegree 裡,也少不了個人的就業輔導,像是教你怎麼寫 Linkdin 履歷、根據個人的狀況撰寫履歷、面試技巧、如何用課餘活動在履歷上加分、也會。

我還沒實際上個人用過,但就算畢業了,這些資源還是一直可以用 :)

求職的時候,Nanodegree 真的有用嗎?

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後來加入 AppWorks School Android #1 並現為 Android 工程師。(延伸閱讀:AppWorks School Android#1 人生加速器而不是前端工程師。但我在求職的時候,還是都會把這個附上去 ,由於是非本科系,這個獎學金課程也是奠定我自學程式的一個歷程,我相信這在履歷上是有加分的。而在歐洲我也更相信 Nanodegree 是有幫助的。同期的其他學員很多都順利成為了工程師,在 Linkdin 上也很常看到校友的身影。

如何得知 Udacity 獎學金課程?

https://www.udacity.com/google-scholarships

我不確定下次開會是什麼時候,上面這是傳送門,填寫資料之後送出,有相關訊息 Udacity 會通知的樣子 :D

以上,希望此分享對大家有幫助。歡迎大家跟我交流有關程式自學、線上學習相關的題目哦!

--

--

Chloe Hsu
Chloe Hsu

Written by Chloe Hsu

Mobile Engineer | Flutter | Android @ Berlin

Responses (2)